头晕、头痛与发热一起被称为门诊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在一般人群中头晕的发生率可达20%-30%,病因多种,表现多样,其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大,老年人群中高发,与心血管、神经感觉、精神疾病及药物等有关;头晕为非特异性症状,包括了4种类型:眩晕、晕厥前、失衡、头昏或非特异性的头重脚轻;前庭疾病国际分类(ICVD)的颁布对头晕或眩晕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准确及时地诊治头晕或眩晕具有重大意义。据统计50%-96%的人在其一生中有过头痛或头痛的体验;头痛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外眦、外耳道与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而面痛指上述连线以下到下颌部的疼痛;头痛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不能归因于某一确切病因,常见的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后者由某些疾病诱发,病因可涉及各种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膜炎、颅脑外伤、脑肿瘤等)或全身性疾病(如发热、内环境紊乱、滥用精神活性药物等)。头晕头痛专科的开设,旨在更专业、快速、有效地在繁忙的日常医疗工作中提高对头晕头痛的诊治水平,以期能更显著地减少患者的疾病负担甚至挽救患者生命。
一、结合问卷量表采集眩晕病史;
二、眩晕常规检查(生命体征检查、眼部检查、头动检查、听力检查、步态检查、位置性检查);
三、前庭功能和眼动功能检查;
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耳石复位治疗;
五、前庭康复治疗;
六、认知行为治疗;
七、跌倒风险评估和防跌倒预防治疗;
八、头面痛的药物、神经阻滞、物理因子与认知行为治疗。
* 以实际出诊医生为准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