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四院的发展植入了各家附属医院的优势学科基因,浙大附属儿童医院整体援建浙医四院模式共建联合儿童中心,自2015年5月12日开科以来,联合儿童中心各项临床业务与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发展势头良好。在援建一周年之余,5月31日,浙医儿院杜立中院长带队傅君芬等9位专家一行,与浙医四院进行了援建座谈,并对联合儿童中心的发展,下一步将加强援建力量,为尽早开放儿科住院和新生儿科作好坚实保障。
在6.1儿童节这个属于孩子的节日,浙医四院联合儿童中心也变得异常热闹。由杜立中院长带队的一大批名医大咖作儿童健康讲座和义诊,浙医四院还准备了很多游戏,让来就诊的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忘了来医院的恐惧。
健康讲座涉及的都是当前比较普遍的问题,包括《儿童性早熟与青春变异》、《儿科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急性哮喘发作的药物选择》、《婴幼儿食物过敏的防治新进展》和《2015版小儿心肺复苏》。
张晨美教授示范婴儿胸外按压——双拇指按压法
张晨美教授示范人工呼吸
张晨美教授指导做双指按压法
本次提供的70余个免费专家号源早在一周前放号之初便已被约满,在6月1日上午由省儿保的俞惠民等6位主任医师专家坐诊浙医四院联合儿童中心,为小患者们进行义诊。
省儿保专家高峰主任医师义诊
在儿科的活动室里,由朱海虹护士长带来的对于小儿常见传染病预防的健康宣教也吸引了很多家长。不仅教家长如何避免一些容易传染的危险因素,还示范了有效的七步洗手法,共同携手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认真听健康宣教
朱海虹护士长示范七步洗手法
此外,还有“维尼熊”、“米老鼠”、“熊大”带着小朋友们玩游戏,完成之后就可以凭印章去领奖品啦。玩的时候开心,领奖品的时候就更高兴了,现场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愿所有小朋友每天都能如此开心快乐,健健康康地长大!
小朋友跟“维尼熊”跳舞
小朋友与“熊大”亲吻
小朋友与“米老鼠”握手
小朋友玩游戏后领到奖品
医科普:
儿童性早熟:
男孩小于9岁时出现睾丸发育,女孩小于8岁时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初潮就是性早熟的表现。临床上也是根据出现第二性征年龄偏小、骨龄比实际年龄大2岁,身高生长速度增快,大于6-7cm每年等标准来进行综合判断。而性早熟的一个显著不良后果就是影响最终身高,要早发现早治疗。性早熟分为三类,生殖能力提前出现的属于真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如果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那就是假性性早熟(周围性性早熟);还有一类是部分性性早熟(变异性青春发育),表现为单纯的乳房早发育或单纯的阴毛早发育而不伴有其他性征发育及生长加速,但是这也可能是真性性早熟的早期表现。
小儿心肺复苏:
对于婴儿的胸外按压应选择双指按压法,如果是儿童,可选择单掌按压或双掌按压;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约4cm,儿童约5cm;而按压速率不分年龄,均为每分钟100-120次。
婴幼儿食物过敏的防治:
约6%的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对牛奶蛋白过敏,2-3%出现临床症状。食物过敏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最高。据报道1岁时食物过敏的患病率为6-8%,而成年人中只有1-2%;由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出生后最初1-2年最易发生食物过敏;此阶段婴儿的食物主要依赖于母乳和配方奶粉,因此绝大多数为牛奶蛋白过敏。
最易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有:奶、蛋、花生、坚果以及由这些制成的食物,另外,含谷朊的粮食,如小麦、黑麦、大麦和燕麦等也容易引起婴儿食物过敏。
过敏已成为全球婴幼儿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早期预防婴儿食物过敏是关键,可减少过敏的发生发展或减轻过敏的症状。目前常用的初级预防策略是母乳喂养和低敏配方喂养以及适时添加辅食。研究显示,添加益生元组合的配方奶粉可显著降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率。明确CMPA诊断后,应限制牛奶蛋白摄入,同时使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缓解症状,保证营养,然后逐级转奶。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