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神”吗?》——2017年心理关怀小组“认识自己”系列活动第三次

发布时间:2017-04-16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写在前面: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匆忙,没有遵从内心,源于不自知,当我们认识自己,会越来越悦纳自己!

 

  今天是认识自己系列课程的第三次课,前两节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参与,今天全程参与,今天有些清晰的想法,有些模糊的概念,和对内的思考,促成我的文字。

  胡老师讲了很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理论,关于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我似懂非懂,于以前的我,我一定会着急和焦虑,我怎么可以不懂,不理解呢?现在,因为认识自己,我就是不懂,就是不理解,就是不会,因为我不是神。我想这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接纳你所面对的当下。

 

  在今天的课程上,关于性我有了一些之前不理解不接受的理念得到解释,我相信一句:夫妻生活是夫妻关系的基石,也应证了那句“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似乎于我一个不懂情爱的人来说是一种开解,不压抑自己的本能,是给自己安全的第一要素。根据人的性本能的发展将个体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性蕾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器(12岁以后),每个阶段所对应的状态给了未作为父母的我一种启示,如果我从小没有很安全的生活,造成如今的自己有不安感,那我接受自己的状态,而希望未来自己会给孩子提供好的安全的环境成长,我想这也是我收获之一。

 

 

 

   今天我最有感触的部分是:全能自恋,我没有心理学背景,我不基于这些理论去评论,更多的是一种领悟,记得胡老师说过我们很多人生活的不开心的原因基于:别人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做事,所以造成自己和他人的外在冲突,自己和自己的内在冲突;我是神,我说的都是对的,所以你必须按我说的去做,去听,你不听我的,我就生气,我会对你产生攻击行为;而倘若这种“我是神”的想法一直缠绕自己,强迫自己,很多事情都要做好,甚至做到最好,于自身而言就产生内在的冲突,所以,我今天想告诉自己:你并不是神,不会做很多事情,不会处理很多关系,就是这样的你才需要有人来丰富你的工作和生活,才需要伴侣的陪伴,认识并面对自己,难,但接纳更难!

 

 

你的情绪是你的问题

别人不听你的是别人的问题

你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而不是将攻击指向别人

 

  我在课堂上问的问题,同样对待攻击老师的同学,平静接受的老师更受尊敬,我问,老师如何化解,胡老师的回答让我明白,此刻,不是处理问题,不带情绪的理解和包容比处理问题更容易解决问题。我想喜欢那句:不带情绪的坚定更有力量!

 

   我不是神,所以我不是无所不能,我认识自己的无能,接纳自己的无能,拥抱真实的自己,自律,才能走向健康!

 

 

//“拥抱真实的自己”//


                                                                              文/心理关怀小组成员  从莉

医院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商城大道N1号
电话总机:0579-89979999
传真:89935555
邮编:322000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浙ICP备14016608号-3 33078202000049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人民号
视频号
新浪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