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林晓燕
身高不仅是个子问题,它还关系到孩子以后的精神心理、婚恋、工作等,因此,对广大父母来说,孩子长个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春天正值孩子长个的关键时期,我们专门采访了浙医四院儿科专家、副主任医师洪芳,请洪医师与家长们分享关于孩子长个的那些事。
1预测终身高要综合考虑
洪芳介绍,因为孩子的身高问题来就诊,是小儿内分泌门诊最常见的现象。孩子以后会长多高?多年来国内外广泛使用CMH(theCorrectedMidparental Height)方法预测儿童的终身高或称为靶身高,其公式是: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该公式简洁明了,只要根据双亲身高即可估算,但CMH法只考虑遗传因素,实际上其他因素如宫内环境、出生体重、营养、青春期开始年龄、疾病、运动、睡眠、心理等都会影响终身高,显然这一方法不尽合理。
父母这一代很多人可能因营养不足或疾病因素使身高增长不充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成年身高往往高于父辈,用CMH法预测出来的身高可能偏低。此外,作为个体的身高能否超过上一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因为计算出的遗传身高尚可而不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洪芳提醒,在评估孩子的生长问题时,首先孩子的年龄要具体到几岁几月,不能用虚岁。其次要测量孩子和家长准确的光脚身高,因为有的家长对自己的真实身高并不清楚。此外,要确定孩子是否有生长迟缓的问题,应先比对同性别、同年龄儿童的身高,不能凭主观感觉来判断。
2了解孩子的生长曲线
从身高曲线图(如上图)可以看出,儿童有2个身高快速增长时期,即婴儿期(1岁以内)和青春期。汉族人新生儿至青春期的大致生长速率如下: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为50厘米;
出生后的第1年长25厘米;
出生后的第2年长11厘米;
2到4岁之间,每年长7厘米;
4岁到青春期之前,每年约长5~7厘米;
青春期长25~30厘米。
知道了每个年龄段的生长速度,就有可能判断出孩子在某个年龄段的生长有没有出现偏差。
3身材矮小的原因
洪芳表示,一般来说,孩子的生长若出现下列问题,家长应引起重视并尽快求医: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特别是身高在第3百分位数以下;孩子的身高百分位明显低于父母的身高百分位;与身高生长曲线偏离。
在儿童内分泌门诊中,孩子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是家族性身材矮小和体质性生长迟缓,这两种情况并非疾病,不需要治疗。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但并不是父母亲矮小就意味着孩子一定会矮小,因为身高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也是多基因遗传,很难确定遗传来自爸爸多还是妈妈多。体质性生长迟缓即通常所说的“发育迟”,因为有较长时间生长,加上青春期开始后有正常的生长冲刺现象,所以其成年身高通常会在正常范围内。这种孩子求诊时,内分泌系统检查正常,骨骼年龄通常比实际年龄小1~2个标准差,仔细问起来父母亲小时候也有相似的现象。
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身材矮小的较常见原因是甲状腺机能低下症以及生长激素缺乏症,两者都可分为先天性以及后天性缺乏。若为后天性缺失,通常会观察到孩子的生长速率变慢、生长曲线百分位下降。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的婴儿会有皮肤干燥、便秘、眼周浮肿、身材矮小、新生儿黄疸、喂食困难、脐疝气等症状,由于目前已有新生儿筛查,这类孩子都能及时被发现和诊治;后天性的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较常见的是自体免疫性甲状腺发炎,症状除了生长迟缓以外,可能会有容易疲倦、怕冷、便秘、皮肤干燥、眼周浮肿等症状。先天性生长激素缺乏可能伴随其他脑垂体激素缺乏,因而在婴儿时期会出现低血糖、延迟性黄疸等症状;后天性的生长激素缺乏可能是因为脑部肿瘤或外伤、放疗等引起。上述内分泌疾病造成的身材矮小,通常可通过补充相应的激素进行治疗。
此外,宫内生长迟缓或小于胎龄儿,出生后未能追赶生长;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等,也会引起生长迟缓。还有一种是心理社会性身材矮小,通常因家庭环境不好或经历重大变故,如亲人死亡、父母离异等引起,有些儿童甚至以厌食症状为表现,这类孩子通过仔细问诊,找出原因,在转换照顾者或改善环境后生长可恢复正常。
4性早熟与身高
发育迟有利于终身高,而发育过早可能使孩子终身高不理想。洪芳说,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其生理基础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启动,导致性激素(性荷尔蒙)的增加,人体身高增长出现继婴儿期后的第二个高峰。男生的生长速率平均在13岁到达高峰,此时一年可长7~13厘米,女生的生长速率平均在11.5岁到达高峰,此时一年可长7~11厘米,之后生长速率逐渐减慢。女生在16~18岁达到成人身高,男生在18~20岁达到成人身高。近年来随着性发育年龄的普遍前移,男生与女生达到成人身高的时间往往更早。
目前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可能原因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普遍营养充足,促使其生长发育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电影、电视等文化传媒的作用;服用某些营养品,如花粉、蜂王浆、鸡胚、蚕蛹等。另外,父母的遗传因子、服用性激素药物、误服避孕药、环境污染等,均可导致儿童性早熟。
洪芳说,目前民间有些标榜能助长高的中成药或偏方并无科学根据,有些甚至使用蛋白同化类激素,虽然能使孩子短时间内快速生长,但也使骨骺生长板快速愈合,这无异于拔苗助长,结果适得其反。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建议补充特别的营养品,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