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药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18-08-23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种人体器官。滴鼻液、滴耳液、滴眼液是五官科常用药,当您得了耳、鼻及眼疾病时,医生会开些药水给你,用以抗炎、杀菌、消肿、止痛。很多人都用过,但是药液怎样滴,这里面很有学问。


滴鼻液的使用方法

用滴鼻液前要把鼻涕尽量擤干净,如果鼻腔有干痂,可用温盐水清洗鼻腔,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

滴药时需取鼻部低于口和咽部的位置:请您仰卧在床上,头向后伸或肩上垫一个软枕,也可将头悬垂于床缘外或座位,头尽量后仰,滴药时可将药液顺着鼻孔一侧慢慢流下,让鼻腔侧壁起缓冲作用,以免药液直接流入咽部而味苦难忍。滴药后轻按两侧鼻翼两三下,使药液布满鼻腔,一般滴鼻液每次滴两三滴,每日滴三次。

鼻窦炎患者:

鼻窦炎患者滴完药,保持原姿势3~5分钟后,药液达鼻旁窦开口,使窦口粘膜收缩,窦腔内的分泌物容易流出,这时把鼻腔中的分泌物擤干净,然后再滴一次药,药液可经窦口进入窦腔,起到消炎作用。

膜干燥引起的鼻出血:

膜干燥引起鼻出血的患者可用薄荷石蜡油滴鼻液,滴药时将药液顺着鼻孔内侧慢慢流下,以起到润滑鼻中隔粘膜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各样的滴鼻液都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依赖性,造成药物性鼻炎。


滴耳液的使用方法

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

滴药前应彻底清洗外耳道的脓液以及分泌物,可用3%的双氧水清洗,然后用消毒棉签擦干净外耳道的脓液。滴药时侧卧于床上,使外耳道口朝上,用手牵拉耳廓,成人向后上方牵拉,小儿向后下方牵拉。

冬天滴药前可把药瓶放在手中握一会儿,使药液温度尽量与体温相接近(滴耳液的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刺激内耳前庭器官,引起眩晕、恶心等反应)。滴药时使药液沿外耳道壁缓慢流入耳内,滴药后应保持原姿势3~5分钟,并用手指轻轻压耳屏数次,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

就诊前,尽量不要使用有色滴耳液,以免有色液体使鼓膜模糊,影响医生检查。

外伤性鼓膜穿孔急性期患者:

禁止用任何水样液体滴耳,以免影响鼓膜创口的愈合。


滴眼液的使用方法

点眼药水前应洗净双手,用消毒干棉签拭去眼内的分泌物,以免冲淡药液,降低疗效。

点眼药水时应左手轻轻分开上、下眼睑,右手拿眼药水缓慢滴入下眼皮里面,点眼后轻轻闭眼,做睁眼、闭眼活动,让药液均匀分布满眼内。

注意勿将药液直接滴到黑眼珠上,以免刺激眼睛发生眨眼,使药液流到眼角外。

点完眼药水后应压迫眼内角下方,以免药液顺着鼻泪管流向鼻腔,导致药效减低,眼药膏应在睡前涂,以保证夜间结膜的药物浓度。



资料来源:

[1]冯志星,温素平,焦建军.五官科合理用药[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9, 5:366.

[2]杨秀岭.五官科疾病用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349-354.

院内版本号:D-0206-1710-V2.0

医院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商城大道N1号
电话总机:0579-89979999
传真:89935555
邮编:322000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浙ICP备14016608号-3 33078202000049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人民号
视频号
新浪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