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筑,塑造精品(附小插画)

发布时间:2015-08-25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这是浙医四院八西病区普通的一天,七点半上岗,护士大交班、医生大交班、神经外科交班。接下来,赵学群主任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查房。
   一位昨天刚刚办理入院的40多岁女患者在病房里盼着主任的到来,这位来自杭州的大主任,是什么样的医生呢?没有等待很久,她看见一道高大的身影屹立在明亮的病房中,仿佛撑起了整个天空。所有的疑虑一扫而空,洪亮的声音驱走了恐惧,和蔼的笑容打破了隔阂。
   “这么大的肿瘤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居然会养到这么大才发现!”深邃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片子,眉头紧蹙。
情况是这样的:患者3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右侧肢体乏力症状,但一直当做腰椎间盘突出来治疗,直到最近发生头痛,才想到看神经内科门诊。我院认真负责的神经内科医生给她做了头部磁共振检查,竟发现左额顶部一个巨大的肿块。入院时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近端肌力4级,右下肢远端肌力0级!右下肢感觉减退。右侧巴氏征阳性。
   面对这样的情况,手术是唯一的选择。
   谋定而后动,兵集而后发。为了考虑该如何解决这单“大生意”,赵主任主持了一次疑难病例讨论。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肿瘤位于左侧功能区旁,术中操作及术后水肿将不可避免的影响该区域大脑功能,术后很可能出现肢体乏力症状加重情况。术中要尽量减少该区域的牵拉。
2.肿瘤瘤附着在矢状窦中下2/3处,术中静脉窦破裂或回流静脉损伤可能性大,将严重影响脑静脉回流,术前行MRV检查,手术时尽量保护矢状窦及静脉,甚至需残留部分肿瘤,必要时行矢状窦重建术。
3.肿瘤性质首先考虑脑膜瘤,切除后脑膜缺损面积大,需大片人工脑膜修补,术后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风险大。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感染指标。
4.由于创面大,肿瘤血供丰富,术中术后大出血风险巨大。术前备血,联系ICU床位,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
    一周后,一切准备就绪。
2015.7.29下午。她叩开了命运的大门,被希望的光芒包裹着,在天使们的簇拥下,被推向创造奇迹的舞台。耳边有人轻声核对着自己的名字,温柔的讲解注意事项,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悬着的心渐渐放下,意识飘移。今天,会睡个好觉。
2015.7.29傍晚。他已经全神贯注地工作了几个小时,此刻脑中仍飞快处理着各方面的信息:显微镜下的景象、从双极上传来的肿瘤的触感、肿瘤的边缘和周围的血管、手术的出血量、监护上的心跳和血压。手上的力道在不断的调整,手中的器械在树叶大小的空间内盘旋、飞舞,肿瘤一块一块的被取出。多用一分力,可能术后会瘫痪;少一分力,就会有漏网之鱼;电凝小一些,无法止住出血;大一些,则会造成脑损伤。这双手,牢牢的箍住命运的天平,将其维持在这微妙的平衡点上。同伴们在这样的气氛中默契的进行着紧张而高效的工作。麻醉深度和血压的控制、电凝大小和吸引器负压的调整、显微器械精准无误的传递……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
   不久后,肿瘤全切,虽然不算一帆风顺,好在没有出现最坏的几种情况。体内肾上腺素退去后,大家已无法回忆当时的激情,只有5小时的手术时间和800mL的出血量可以证明过程的艰辛。
   术后入ICU,经监护室24小时的精心护理和对症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回普通病房。术后患者右下肢的麻木、疼痛感消失了,肌力也有所恢复。经后期观察、治疗,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仅住院21天。
   手术的成败,影响着患者的一生,特别是这种性命攸关的大手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证明浙医四院拥有一流的手术团队,外科、手术室、麻醉科、监护室、病区、放射科、检验、护工等团队的配合默契,医生-护士-技师-工人-家属各司其职,相辅相成,门诊-病区-手术室各领域联接顺畅,流程严谨、规范。浙医四院的优秀员工一次又一次的创造奇迹,给义乌百姓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逐渐扎稳根基,打出名声,擦亮了浙江大学的品牌。

    文:盖世英    图:盖世英

医院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商城大道N1号
电话总机:0579-89979999
传真:89935555
邮编:322000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浙ICP备14016608号-3 33078202000049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人民号
视频号
新浪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