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义乌市全科医生能力水平,今年3月,浙大四院在医共体成员单位——福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义乌市首个标准化的全科医生诊室。
不同于传统的全科诊室,这个新型的标准化全科诊室在设计理念、功能、服务上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变,集合了远程视频会诊、全科医生教学、国外先进的全科医生诊疗系统等功能,面貌焕然一新。据了解 ,浙大四院将此打造为推进全科医生体系建设的模板,接下来将率先在医共体成员单位中铺开,实现基层医院全科医生诊疗服务与省级医院自上而下一体化、同质化。
专家视频会诊 家庭医生有了坚强后背
“他脑中风之后,失语了。我刚刚测量了他的血压,控制的不是很好。”4月22日周一下午,福田社区医院家庭医生丁晓庆在辖区签约居民骆有生的家中,与浙大四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戴红蕾在线进行远程视频会诊。视频画面中,丁晓庆按照戴红蕾主任的指示,一一检测了骆有生的肢体弹跳反应、查看了近期用药,咨询了他家人近期的饮食、运动情况。
骆有生今年77岁,因为偏瘫,外出就医不便,再加上有高血压、脑中风等多年的病史,是家庭医生的重点关注对象。但前段时间还能自己吃饭、偶尔散散步的骆有生,最近突然说不了话,一天下来基本上离不开床。把握不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于是丁晓庆及时向正在福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坐诊的戴红蕾主任拨通了视频电话。
经过详细的问诊,戴主任发现患者经常有忘服药,服药不规则,而且每天独自在家很少有人交流,可能存在抑郁的可能。建议交代患者家属注意每天早上规律给药再多监测血压水平,如果仍控制不佳再考虑调整药物。另外,可以进一步结合外院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
戴红蕾主任介绍,通过视频连线,能够指导家庭医生走家进户时更精准的问诊。通过评估如果问题严重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可以直接帮病人预约好转诊到浙四,省去了他专门跑去预约检查时间,“另外,能够留在基层医院看的问题,我们也会进一步指导,把病人留在基层,方便病人就医,也能提升全科医生应对复杂疾病的能力。”
实验观察式全科门诊带教 教学相长
作为义乌市全科医生培训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浙大四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戴红蕾介绍,首批17位全科医生已经完成了在浙大四院的临床轮转培训,进入了有监管下的6个月基层自我实践阶段,上周第二期培训班已经启动。
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浙大四院在福田开设的全科医生标准化诊室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和改造。诊室内墙壁上安装有摄像头,桌面上安装有集音器,而诊室隔壁是一间教学诊室。每周一下午福田社区会预约好教学门诊病人,首先由全科医生在全科诊间里独立接诊病人,完成初步的诊疗过程,戴红蕾主任及其他学员在隔壁的教学诊间通过视频观察接诊学员的诊疗过程;接诊学员接诊结束后 交代病人在诊室等待,由学员到教学诊间简短汇报病史及自己的处理意见,戴主任对其的接诊过程给予简要评价,并结合病人的问题进行思维分析指导,然后由戴主任带领学员们一起回到全科诊间,补充问诊并向学员规范查体过程,跟病人进一步交流沟通完成病人的诊治。
“过去的全科医生培训,都是学生坐在老师身边,看老师怎么问诊的,但是现在,让学员独立完成诊疗,我们老师和其他学员在隔壁观察,既可以了解到他问诊的方式方法、诊疗方向是否正确,更能够促进全科医生主动去思考,并且如何去学以致用。”
戴红蕾主任表示这种观察式的教学模式,来自于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乔哈里视窗理论,“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法中盲目区、隐秘区信息采集的不足之处,获取到更全面的信息。学员们知道了自己哪些领域做得比较好,哪些领域还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改进。”
这种模式也备受学员欢迎。陈志丹是有着几年工作经验的基层社区医生,他表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他快速提升全科医生的思维模式和接诊能力,“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在诊疗过程中有疑惑的地方,老师和同学都能在隔壁诊间及时发现。诊疗结束之前,我们进行一个讨论和分析,受益匪浅。”
硬件升级 全科诊疗服务更全面
在全科标准化诊室中,桌面上摆放着国际通用的全科桌面诊断系统,吸引了不少患者的目光。充电底座内,摆放的是血压计、检耳镜、检眼镜等较为齐全的检查辅助设备,而诊室后方还摆放有一张多功能检查床,给全科医生创造了现场进行内外妇儿、外耳道检查、眼底检查等等初步的体格检查的条件。
福田全科医生介绍,由于检查设备、服务能力等缺乏,过去全科门诊的接诊类型相对比较单调,主要围绕慢性病的管理展开,当出现专业范围外(专科性较强)的妇科、眼科、皮肤科等问题咨询时,患者往往只能打道回府,进一步前往上级医院求医。
而现在,通过规范化的全科医生轮转培训,结合完善的医疗诊疗设备,首批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能完成各类常见症状、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在接诊过程中更多的和病人去交流,了解病人的想法、关注、期望,融入健康宣教、人文关怀。不少患者体验后表示,“全科医生现在更细致,问的问题更多,回家用药和叮嘱的也更仔细了。“
戴红蕾主任表示,接下来,全科医生标准化诊室模式将进一步在浙大四院医共体成员单位复制推广,通过技术与设备的软硬结合,帮助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服务,进一步提高老百姓在基层就诊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